老蓝大白和小黄
2018-01-24 16:27:33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      家有三个兄弟:老蓝、大白和小黄,空闲时总是排着队站在我家的楼门外。不开玩笑了。我说的这哥儿仨其实是我、女儿和妻子的“坐骑”——三辆自行车。一路风雨,它们伴着女儿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,伴着我和妻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染霜。不知不觉中,这三位已经成了我家的一员,甚至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。

      先说说老蓝:老蓝通体湖蓝色,看到它,你能想到晴朗无云的天空和浩瀚无边的大海,但是由于时间太久,加之担心“三只手”们的垂涎,从有了它至今,我几乎没有为它彻底洗衣过一次澡过。眼下,只有被裤角磨过的链条挡泥板的某一块,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。

      老蓝其实不是我的。它的第一位主人是我的一位同事。

      那是十年前,我的另一辆每天接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自行车突然不见了踪影。同事见我一时没有车骑,就把老蓝送给我了,所以说,老蓝,严格来说是“抱养”的孩子。此后,老蓝接替了那位没有名字的伙伴,成了女儿上下学途中必乘的交通工具。

      后座的儿童座从棉垫换成凉垫,又从凉垫换成棉垫,用毛线织的把手也破了好几次。终于,老蓝完成了“保姆车”的功能,儿童座拆掉了。这之后,老蓝的活也不再忙碌,只是成了每周末一次到市场买菜。这期间,前后车胎全部进行了更换,车闸、车蹬,甚至车铃也都不是原来的了,如果说原装,可能只有三角形的车架了。也只有在这车架上,你方能找到老蓝叫作“老蓝”的原因。

      妻几次说我,这么破的车还修,怕是修车的钱都够买几辆新车了。的确,她说的没错。可我就是舍不得仍,并且时间越久越觉得亲切。现在的老蓝,走起来有点“老态龙钟”,但那种熟悉的感觉,总能挑起我内心的温暖。

      再说小黄: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,就不去啰嗦了。他是女儿不坐老蓝时自己看上的。轮子不大,但骑起来很是轻便。女儿胆子小,所以当时学车,就买了辆小轮的,骑起来安全一些。在折腾得小黄和女儿都伤痕累累之后,女儿稳稳地骑在了车上。从此,小黄伴着女儿一路从小学走到了初中。

       还记得有一次她放学回来:“爸,我今天上学路上差点和一位叔撞车了,幸亏咱们车子小,我脚踩到了地上——”看来,车子小自有车子小的好处。

      平时,小黄是女儿的“坐骑”,周末他便归妻子所用。再到附近的公园时,女儿仍和我一起坐老蓝,妻子“驾”小黄,一家人轻松地骑行在通往公园的路上……就是有了大白之后,女儿仍然对小黄情有独钟。由于轮子小,路远就不考虑了,只要路途近点,每次外出,定选小黄无疑,这也就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。

      半个月前的一个早上,女儿起得晚了点,平时冬天都是走着到公交车站,今天一看有点来不及了,下楼顺手骑了小黄便走。放学回来,却怎么也找不到了。就这样,小黄不知被谁顺手牵了羊。这一次,也成了我们与小黄的诀别。

       好几天,女儿一放学就到当天停车的地方找,我自己也去过好多次,希望是有人骑错了车,不定那天还能送回来。但我和女儿都知道,这只能是自己想想而已。

      唉,不说这伤心事了,还是说说大白吧。

      大白是女儿现在的“坐骑”,是辆变速车。升入高中之后,上学远了点,便给女儿买下了大白。除去冬天太冷,除去雨雪不便,女儿一般都是和大白一起上学、放学。

      有了大白,小黄基本上被冷落了,直到前段时间丢失,除了周末一家人外出时出去逛逛时带上它,基本上是成天呆在露天的车棚里休息。

      想一想,这哥儿几个的地位也是如此。本来家里有一间放自行车的小屋,但屋子太小,初时只有老蓝,之后有了小黄,还可以勉强挤一挤,但大白 一来,什么老蓝、小黄,全部都要乖乖地忍受风吹雨淋日晒雪打了。没办法,谁让人家是“新人”呢。有时候听旧歌“由来只有新人笑,有谁听到旧人哭”,总以为就是说的他们。

       小黄不见了,三个朋友少了一个,总觉得不是滋味。怎么办,再买一辆?倒是不想了,这就像养一个宠物,开始时没什么感觉,时间越长,越觉得他就是你生命中的部分。我觉得:没有了小黄的老蓝和大白,肯定和我们一样的心情。

    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。少了一个朋友,明天也许还会有一个新朋友。希望小黄的下一位主人,能够像我们一样地爱他,关心他。就像他的两个兄弟,老蓝和大白,虽然他们不会说话,但却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小黄的存在。

      老蓝、大白和小黄,记住了,无论走到哪儿,咱都是一家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